【的士加價】的士業界指加幅是「絕對失望」 議員建議引入科技減少司機額外支出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2/05/11 12:24

分享:

分享:

的士業界指加幅是「絕對失望」。(陳靜儀攝)

政府最新提交立法會文件顯示,行政會議批准市區、新界及大嶼山的士加價,7月17日起生效,落旗收費一律加3元,首段跳錶每跳加2毫,後段跳錶每跳加1毫。在加價後,市區的士起錶價將為27元、新界的士起錶價為23.5元、大嶼山的士起錶價為22元,加幅介乎11.54%至13.83%不等(詳情即看【下一頁】)。

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、立法會議員林智遠表示,今次加幅原則上不多,但對於普通市民而言,觀念上會覺得難受。他解釋,現時經濟環境不太好,失業率較高。但從另一方面看,政府文件顯示疫情下的士司機收入有顯著跌幅。

他又表示,政府應考慮引入或鼓勵利用手機應用程式召喚的士。他現時內地及外國都有應用相關科技,讓司機可停車應召,不必「周街兜客」支出額外的油費。

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九龍分會副主任杜燊棠則指,今次的士加價實際上已滯後4年,追不上通脹。而疫情下客源減少直接影響司機,加上政府並無規管網約車,令司機收入大減。

杜燊棠續指,雖車主在疫情下有減車租,但若客源減少,「車租如何減都無辦法揾食」。而他認為,車主亦會因的士加價隨之加車租,市民在短期內亦會因加價減少乘搭的士,前線司機在7月17日加價後的收入變化仍是未知之數。

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表示,在經營者角度看,今次加幅是「絕對失望」。他指在數月前,特首曾公開稱會幫的士業提升經營環境,惟現時油價增幅已超過1倍、各項成本亦有增加,但5年來的士加幅僅11%,質疑政府是否「貼身、貼心去幫這個行業」。

周國強指,明白政府及市民期望的士業界提升服務質素,但他反問:「若行業收入不貼地,又如何能提升服務質素?」他期望的士、小巴、巴士等交通工具,亦能如地鐵般設「可加可減機制」,令市民接受。

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 一文看清最新商場商戶優惠:https://bit.ly/3xdMkJc

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記者:黃穎津